判断推理
类比推理
语义关系-比喻象征义

语义关系-比喻象征义

一、核心概念

在公务员考试的类比推理模块中,比喻义和象征义是常考的一类逻辑关系。这类题目的核心在于,词语除了其字面意思(物理义)之外,还被赋予了引申出来的特定含义(比喻义或象征义)。这种含义通常是约定俗成的,源于我们的文化、历史和生活经验。

想要快速解开这类题目的密码,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比喻和象征。

  • 比喻义:基于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例如,我们说一个人是“铁公鸡”,并不是说他真的是一只铁做的公鸡,而是因为公鸡不产蛋(一毛不拔),这和“吝啬”的人不愿意花钱有相似之处。
  • 象征义:基于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固定关联。例如,“红豆”在中华文化中象征“思念”,这是源于王维的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种关联是文化赋予的,不一定有直接的相似性。

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将常见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分为以下几类:

  1. 动物类

    • 黄牛 → 任劳任怨、勤恳
    • 狐狸 → 狡猾
    • 喜鹊 → 喜事、好运
    • 鸳鸯 → 爱情、夫妻
    • 春蚕 → 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
    • 领头羊 → 领导者、带头人
  2. 植物类

    • 松柏 → 坚强不屈、长寿
    • 莲花 → 高洁、纯净(“出淤泥而不染”)
    • 红豆 → 思念
    • 折柳 → 惜别、送别
    • 桑梓 → 家乡、故乡
  3. 人物与身体部位类

    • 巾帼 → 女性(源自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
    • 须眉 → 男性
    • 手足 → 兄弟
    • 眉目 → 头绪、线索(“事情终于有了眉目”)
    • 心腹 → 非常信赖的亲信
  4. 物品与自然现象类

    • 干戈 → 战争(干和戈都是古代兵器)
    • 玉帛 → 和平、友好(玉帛是古代诸侯会盟时用的贵重礼物)
    • 汗青 → 史书、史册(源于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前,先用火烤去水分,像出汗一样,故称“汗青”)
    • 桥梁 → 连接、沟通的纽带
    • 烽烟 → 战争、战火

二、真题讲解

主题1:物品的象征义

例1:(2014年春季多省联考)荆棘:困难

  • A.布衣:学生
  • B.折柳:惜别
  • C.心腹:信任
  • D.桥:束缚

主题2:身体部位的比喻义

例2:(2015年国考)七寸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头绪

  • A. 尺度 线索
  • B. 要害 眉目
  • C. 七步 头脑
  • D. 关键 脉络

主题3:现象的象征义

例3:(2015联考)沧桑:白发

  • A. 清纯:酒窝
  • B. 稚嫩:乳牙
  • C. 鲁莽:健壮
  • D. 博学:眼镜

主题4:抽象概念与实物的比喻

例4:(2024年江苏B类)学习:求知的钥匙:钥匙

  • A. 腊味:时间的味道:味道
  • B. 背诵:记忆的根本:根本
  • C. 理想:人生的灯塔:灯塔
  • D. 勤奋:成才的秘诀:秘诀

主题5:交叉印证的比喻义

例5:(2019年420联考)巾帼 之于 ( ) 相当于 ( ) 之于 监狱

  • A. 须眉;囚犯
  • B. 英雄;犯罪
  • C. 女子;铁窗
  • D. 头饰;惩罚

主题6:并列象征义

例6:(2018年黑龙江)春秋:寒暑:一年

  • A. 妇孺:老幼:生命
  • B. 荏苒:蹉跎:岁月
  • C. 东西:南北:方向
  • D. 冷热:干湿:温度

主题7:成语的比喻义

例7:(2019年黑龙江)手忙脚乱:慌张

  • A. 鹏程万里:遥远
  • B. 百口莫辩:心虚
  • C. 七上八下:繁忙
  • D. 白云苍狗:无常

主题8:种属与象征的结合

例8:(2018年421联考)植物:松树:长寿

  • A. 生物:康乃馨:健康
  • B. 植物:玫瑰:富贵
  • C. 动物:鸽子:和平
  • D. 雕像:狮子:威严

主题9:事物与其象征义的辨析

例9:(2021年浙江C类)胃口:兴趣

  • A. 心腹:器官
  • B. 黑马:比赛
  • C. 桃李:学生
  • D. 亲人:骨肉

主题10:俗语的象征义(注意感情色彩)

例10:(2023年山东卷)踢皮球:互相推诿

  • A. 开快车:赶工
  • B. 戴高帽:赞美
  • C. 墙头草:坚定
  • D. 门外汉:文盲

主题11:共同象征义

例11:(2022年辽宁事业)尺素:鸿雁

  • A. 熊市:牛市
  • B. 干部:党员
  • C. 现金:纸币
  • D. 狼烟:烽火

三、技巧总结

  1. 夯实文化常识基础:比喻义和象征义的考查与文化常识紧密相连。平时需要多积累,特别是源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成语俗语的象征义,如“汗青-史册”、“折柳-惜别”、“桑梓-故乡”等。

  2. 辨析内在逻辑:解题时要深入思考两者间的内在联系。为什么“荆棘”象征“困难”?因为它会阻碍前行。为什么“白发”象征“沧桑”?因为它是岁月流逝的产物。理解了这层深层逻辑,就不容易被表象迷惑。

  3. 避免过度联想和刻板印象最大的陷阱之一就是依赖主观的刻板印象。例如,“眼镜”不必然象征“博学”,“酒窝”也不必然象征“清纯”。要寻找的是社会文化公认的、相对固定的象征关系。

  4. 关注词语的感情色彩:注意区分象征义的褒贬色彩。例如,“春蚕”和“黄牛”是褒义的奉献和勤劳;而“狐狸”和“铁公鸡”则是贬义的狡猾和吝啬。题干和选项的感情色彩通常需要保持一致。

上岸学堂小程序二维码

🎯 扫码练一练

AI刷题,天下无敌;上岸在手,编制我有!

上岸小助手二维码

🤖 上岸小助手

• 24小时在线答疑
• 个性化学习指导
• 最新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