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
片段阅读
细节判断题

细节判断题

细节判断题在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主要考察考生对文段细节信息的精准理解和判断能力。这类题目的提问方式通常是“以下说法正确/不正确的是?”或“从文段中可以/不可以推出的是?”。

一、核心概念

我们可以把做细节判断题的过程想象成一名“法官”审理案件。文段就是你手中唯一的“证据”,而四个选项则是四位“嫌疑人”的陈述。你的任务就是严格依据“证据”(原文),判断哪个“陈述”(选项)是真实可靠的。你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引入任何“证据”之外的信息。

在“审案”过程中,错误的选项(“虚假陈述”)通常会使用以下几种手段:

  1. 无中生有: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完全没有提到。

    • 举例:原文说:“小明喜欢踢足球和看书。” 选项说:“小明喜欢打篮球。” 这就是典型的无中生有,原文从未提及篮球。
  2. 偷换概念:悄悄地将原文的某个概念换成另一个,看似相似,实则不同。

    • 举例:原文说:“大部分同学都通过了考试。” 选项说:“所有同学都通过了考试。” “大部分”和“所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围概念,这就是偷换概念。
  3. 偷换逻辑:改变原文的逻辑关系,最常见的是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

    • 举例:原文说:“小明今天学习很努力,同时天气也很好。” 选项说:“因为天气很好,所以小明今天学习很努力。” 这就强加了原文不存在的因果关系。
  4. 与文意相悖:选项的表述与原文的说法完全相反。

    • 举例:原文说:“坚持锻炼对身体有益。” 选项说:“坚持锻炼对身体有害。”
  5. 语气、时态、范围的偷换

    • 语气:将原文的“可能”换成“一定”。
    • 时态:将原文的“未来计划”换成“已经完成”。
    • 范围:将原文的“某些领域”换成“所有领域”。

掌握了这些常见的“作伪”手法,我们就能在解题时更快地识别出错误选项。

二、真题讲解

主题:综合判断

例1:(2024四川)近代帆船有两大源流:一是地中海。古埃及、迦太基、希腊、罗马,先后执造船业之牛耳。公元1000年以后,威尼斯的划桨大帆船,又快又结实,在地中海所向披靡。同时,阿拉伯人开始引入三角帆,比传统的四方帆更灵活,甚至可以逆风行进。桅杆也从一根增加到三四根。二是北海。一两千年前的北欧海盗引入龙骨 + 肋骨 + 叠层木板结构,特别结实,后来又发展出了速度慢的大容量货船。为了海上打仗射箭和扔石头压制敌人,他们在甲板上垒起了高楼,一层层往上盖,搞出了三四层甲板。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古埃及的帆船首次使用三角帆
B. 威尼斯的划桨大帆船有四根桅杆
C. 北欧海盗的帆船使用的是叠层甲板
D. 北海地区的大容量货船是希腊帆船的升级版

主题:偷换概念与语气

例2:(2023联考)蜂鸟是世界上最小也最敏捷的鸟类之一,可向前、向后和侧向飞行。然而,它们特有的悬停飞行非常耗能。蜂鸟在悬停飞行过程中高速拍动翅膀,每秒最多可达80次,因此其新陈代谢必须高速运行。蜂鸟用花蜜中的糖来满足高能量需求,它们有高活性的酶,可像葡萄糖一样有效地代谢果糖。研究团队对蜂鸟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和其他45种鸟类基因组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在所有接受检查的蜂鸟中,FBP2基因都缺失了。进一步调查表明,在大约4800万到3000万年前,在典型的悬停飞行进化和开始以花蜜为主要食物的时期,FBP2基因已经在所有蜂鸟的共同祖先中消失了。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的是:

A. 蜂鸟新陈代谢比其他所有动物活跃
B. 蜂鸟悬停飞行可能与基因缺失有关
C. 花蜜可以使蜂鸟悬停飞行减少耗能
D. 以花蜜为食导致蜂鸟部分基因缺失

主题:信息筛选与匹配

例3:(2023国考)“气凝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早期提及气凝胶,更多强调它是一种由湿凝胶去除溶剂之后得到具有纳米孔的多孔材料。但是后来出现的新型气凝胶,有一部分并不满足纳米孔的特点,甚至还有的气凝胶是由气相法制备的。气凝胶最传统的制备方法是利用有机醇盐等前驱体的水解聚合反应,先获得湿凝胶,接着将湿凝胶中的液相去除得到最终的干凝胶,这种方法称为气凝胶制备的溶胶-凝胶路线或者分子路线。由于前驱体难以获得且存在安全问题,此法只在少数氧化物体系获得了成功的应用——这至今仍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等气凝胶通用的制备路线。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机醇盐难以获得且存在安全隐患
B. 气相法是气凝胶最传统的制备方法
C. 纳米孔是新型气凝胶的典型特点
D. 制备气凝胶的分子路线方法应用广泛

主题:逆向思维与排除法(选非题)

例4:(2022四川)我们如果能够看到火星生命体的残骸,就说明这些生物体灭亡距离现在的时间还不长,它们的消失过程,正好是地球生命的诞生和发展阶段,两者的不同,恰恰说明了生命在宇宙中的无比脆弱。另一方面,随着地球内核的逐渐冷却,这种现象是无法避免的,火星将是地球的“将来”,火星的状态无疑会是未来地球的缩影,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地球也将变得不再适合生命生存,未来的人类将何去何从?这就是人类极力发展太空探索技术、开展深空探测的原因之一,这样会让我们对地球的未来、人类的未来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同时也为寻找潜在的、适合人类生存的其他星球打下基础。

根据上述文字,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地球将来会不适合生命生存
B. 未来,人类有可能生活在其他星球上
C. 目前没有在火星上发现生命存在的残骸或者遗迹
D. 火星上发现的生命体残骸意味着火星将适合人类生存

主题:识别绝对与相对表述

例5:(2022江苏)数字孪生是指物理空间中的对象在虚拟空间中的数字模型,该模型通过传感器随时获取真实物体的数据,并随之一起演变、成熟甚至衰老。利用该模型,人们可以对物理对象进行分析、预测、诊断或者训练,从而优化和决策。这个数字模型就像是真实物体的孪生兄弟,因而得名。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一座城市,物理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均可拥有数字孪生模型。数字孪生并不是全新技术,而是建模仿真技术在制造领域的新发展之一。

下列关于数字孪生的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A. 本质是真实物体的数字化模型
B. 是制造领域研发出的最新技术
C. 与物理对象间保持动态的关联
D. 因模型与真实物体的关系得名

主题:信息整合与推理

例6:(2023联考)现代人的祖先智人,曾在很长时间内与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生活在同一片大陆上。只有智人进化成现在的人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现代人的基因组中仍然留存着许多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近年来考古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测序的发展。从基因组的比对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已经灭绝的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与现代人之间密切的联系。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 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间的基因关系更为密切
B. 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与智人共同进化成现代人
C. 尼安德特人与丹尼索瓦人出现在人类祖先智人之前
D. 现代人身上有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基因

主题:偷换逻辑(因果关系)

例7:(2022四川)我们如果能够看到火星生命体的残骸,就说明这些生物体灭亡距离现在的时间还不长,它们的消失过程,正好是地球生命的诞生和发展阶段,两者的不同,恰恰说明了生命在宇宙中的无比脆弱。另一方面,随着地球内核的逐渐冷却,这种现象是无法避免的,火星将是地球的“将来”,火星的状态无疑会是未来地球的缩影,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地球也将变得不再适合生命生存,未来的人类将何去何从?这就是人类极力发展太空探索技术、开展深空探测的原因之一,这样会让我们对地球的未来、人类的未来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同时也为寻找潜在的、适合人类生存的其他星球打下基础。

根据上述文字,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地球将来会不适合生命生存
B. 未来,人类有可能生活在其他星球上
C. 目前没有在火星上发现生命存在的残骸或者遗迹
D. 火星上发现的生命体残骸意味着火星将适合人类生存

主题:信息缺失判断(未提及)

例8:(2023深圳)宋体起源于宋代雕版印刷业兴盛时通行的一种印刷字体,在现代印刷中主要用于书刊或报纸的正文部分。宋体字特别工整,笔画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棱角分明,字形方正,结构严谨,整齐均匀,有极强的规律性,从而易认易读,让人在阅读时有一种舒适醒目的感觉。宋体字虽然很美观,但它因为均匀统一,加之带有装饰性在里面,还具有雕版印刷及木板刀刻的韵味,人们徒手用毛笔难以书写出来,无法表现个人的情感,所以,它不属于书法艺术的范畴。

上文没有提及宋体字的:

A. 名称由来
B. 笔画特征
C. 应用范畴
D. 审美缺陷

三、技巧总结

1. 忠于原文,一一对应

这是细节判断题的核心原则。任何正确的选项,都必须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哪怕是改写或推断,也必须基于原文。养成将选项信息带回原文定位、比对的习惯。

2. 相对绝对法

在解题时,对选项中的词语要保持高度敏感。

  • 绝对性词语:如“所有”、“一切”、“必须”、“只能”、“唯一”等。带有这些词的选项,正确的概率较低,可以优先审核。在选非题中,它们往往是正确答案。
  • 相对性词语:如“可能”、“也许”、“大概”、“之一”、“部分”、“有时”等。带有这些词的选项,表述留有余地,更符合客观事实,正确的概率较高。在选是题中,可以优先关注。

3. 抓“敏感词”,识别陷阱

  • 比较词:如“更”、“最”、“高于”、“超过”。一旦出现比较,立刻回原文看有没有进行过这个比较,比较的对象、方面、结论是否一致。
  • 时态词:如“已”、“已经”、“了”(完成时);“将”、“会”、“有望”(将来时);“正在”(进行时)。检查选项的时态是否与原文一致。
  • 逻辑词:如“因为...所以...”、“因此”、“导致”、“由于”。检查选项的因果关系是否是原文所表达的,谨防强加因果、因果倒置。
  • 数量词/范围词:如“大多数”、“少数”、“部分”、“全部”。检查选项的范围是否被随意扩大或缩小。

4. 优先排除法

对于没有把握的题目,积极使用排除法。通过识别出三个选项的明显错误(如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剩下的一个即使看起来有些别扭,也大概率是正确答案。这在应对一些表述比较模糊或者需要适度推断的题目时尤其有效。

上岸学堂小程序二维码

🎯 扫码练一练

AI刷题,天下无敌;上岸在手,编制我有!

上岸小助手二维码

🤖 上岸小助手

• 24小时在线答疑
• 个性化学习指导
• 最新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