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推理
逻辑论证
真假推理

逻辑论证 - 真假推理

一、核心概念

真假推理是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模块中的一种常见题型。它的典型特征是:题干中给出若干个论断,但并不直接告诉我们这些论断的真假,而是给出一个关于真假数量的整体描述(例如“只有一句为真”或“两真两假”),要求我们基于此进行推理,找出事实真相。

要破解这类题目,关键在于找到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通常隐藏在各个论断之间的逻辑关系中。

生活中的真假推理

想象一个生活场景:周末你和朋友约好去看电影,但你忘了具体是周六还是周日。你问了三位朋友,他们是这样回答的:

  • 朋友A:“我们是周六去的。”
  • 朋友B: “我们根本不是周六去的。”
  • 朋友C:“我们买了爆米花。”

现在,如果我告诉你,这三句话里只有一句是真的。你能推断出什么?

推理过程

  1. 找到突破口:你会立刻发现,朋友A和朋友B的话是完全对立的。A说“是周六”,B说“不是周六”,这两句话不可能同时为真,也不可能同时为假。这种关系我们称之为“矛盾关系”。它们之间必然是“一真一假”。

  2. 观察其余:既然A和B之间已经锁定了一句真话和一句假话,而总共只有一句真话,那么剩下的话——朋友C说的“我们买了爆米花”——就必然是假话

  3. 得出结论:我们现在确定了一个事实:你们没有买爆米花。虽然我们还不能确定到底是周六还是周日去的,但我们已经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了一个确定的结论。

这就是真假推理的核心思想:先找矛盾,再看其余

核心逻辑关系

在解题时,我们需要熟练识别两种主要的逻辑关系:

  1. 矛盾关系

    • 定义:指两个论断在所有情况下都真假相反,永远是“一真一假”。
    • 特征:相互否定,没有第三种可能。
    • 常见形式
      • A非A (例如:“他是冠军” vs “他不是冠军”)
      • 所有S都是P有的S不是P (例如:“所有天鹅都是白的” vs “有的天鹅不是白的”)
      • 所有S都不是P有的S是P (例如:“所有产品都不合格” vs “有的产品是合格的”)
      • A → BA 且 非B (例如:“如果下雨,地就湿” vs “下雨了,但地没湿”)
  2. 反对关系

    • 定义:指两个论断不能同时为真,但可以同时为假。
    • 特征:至少有一假,可以同假。
    • 常见形式
      • 所有S都是P所有S都不是P (例如:“所有人都及格了” vs “所有人都不及格”)
        • 这两句话不能同时为真,但如果“一部分人及格,一部分人不及格”,那么这两句就都是假的。
解题技巧小结:在真假推理中,矛盾关系是首选的突破口,因为它能直接确定“一真一假”的格局。反对关系的“至少一假”在某些情况下也能提供关键线索。

二、真题讲解

主题1:基础矛盾关系应用

例1: 某次足球比赛前,甲、乙、丙、丁四位运动员猜测他们的上场情况。 甲:我们四人都不会上场; 乙:我们中有人会上场;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上场; 丁:我会上场。 四人中有两人猜测为真两人猜测为假,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 A. 猜测为真的是乙和丙
  • B. 猜测为真的是甲和丁
  • C. 猜测为真的是甲和丙
  • D. 猜测为真的是乙和丁

主题2:多组矛盾关系并存

例2: 某中药材店开张筹备中,有几个药柜的标签上尚未标注药名,几个进店的消费者纷纷猜测,甲说:1号柜里是贝母;乙说:2号柜里是三七而且3号柜里不是川芎;丙说:1号柜里肯定不是贝母;丁说:如果2号柜里是三七,那3号柜里就是川芎;戊说:我猜4号柜里是石斛。这时药店老板走进来笑着说:你们中有两个人说错啦。 根据上述叙述,可以推出的是:

  • A. 1号柜里是贝母
  • B. 2号柜里不是三七
  • C. 3号柜里不是川芎
  • D. 4号柜里是石斛

主题3:无直接矛盾,运用假设法

例3: 孙行者为营救被妖怪抓走的师父来到盘丝洞口,只见有3个洞门(1号门,2号门,3号门)。每个洞门前都有一只守门小妖,因只有一个洞门通向师父所在处,孙行者便持棒逼问小妖,获得线索如下: 1号门的小妖:“此门通向你师父所在处。” 2号门的小妖:“此门不通向你师父的所在处。” 3. 3号门的小妖:“他二位所言,只有一个可以取信。” 如果3号门的小妖所说为真,那么通向师父所在处的是:

  • A. 1号门
  • B. 2号门
  • C. 3号门
  • D. 无法确定

三、技巧总结

真假推理题看似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核心方法,就能迎刃而解。

  1. 第一步:找关系(找突破口)

    • 优先找矛盾:矛盾关系的两句话必然一真一假,这是最稳定、最可靠的突破口。
    • 其次看反对:反对关系的两句话至少有一假,有时也能帮助我们排除选项。
    • 最后用假设:如果找不到明确的逻辑关系,可以从题干中一个信息确定为真的论断开始,或者任意选择一个论断,假设其为真,然后代入题干验证是否产生矛盾。
  2. 第二步:看其余

    • 利用题目给出的真假话总数,结合第一步找到的“一真一假”矛盾关系,确定剩下其他论断的真假情况。
    • 例如,题干说“只有一句为真”,而你找到了A和B是矛盾关系,那么真话一定在A、B之中,其余所有论断(C、D、E...)就全部为假。
  3. 第三步:推结论

    • 根据第二步中确定为真或为假的论断,一步步推导出事实真相。
    • 如果使用了假设法,记得在推导成功后回代,确保整个逻辑链条没有漏洞。

核心公式回顾:

  • 矛盾关系
    • A vs ¬A
    • 所有S是P vs 有些S不是P
    • 所有S不是P vs 有些S是P
  • 解题流程
    • 找关系 → 看其余 → 推结论
上岸学堂小程序二维码

🎯 扫码练一练

AI刷题,天下无敌;上岸在手,编制我有!

上岸小助手二维码

🤖 上岸小助手

• 24小时在线答疑
• 个性化学习指导
• 最新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