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
百年党史
中共党史大事件1

中共党史大事件1

1. 五四运动

  • 时间:1919 年 5 月 4 日
  • 地点:北京
  • 结果: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思想上、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爱国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反对北洋政府准备在损害中国主权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支持,最终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并取得了胜利。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思想上、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

2. 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立

  • 时间:1920 年 8 月
  • 地点:上海
  • 结果: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1920 年春夏之交,陈独秀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基础,多次召集会议,商讨建党问题。1920 年 8 月,在上海环龙路渔阳里 2 号的《新青年》编辑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推选陈独秀为负责人,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诞生。

3. 中共一大

  • 时间:1921 年 7 月 23 日
  • 地点:上海、嘉兴
  • 结果: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1921 年 7 月 23 日至 31 日在上海举行,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召开。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选举产生了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4. 中共二大

  • 时间:1922 年 7 月 16 日-23 日
  • 地点:上海
  • 结果: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1922 年 7 月 16 日至 23 日在上海举行。大会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区分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制定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等文件。

5.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 时间:1923 年 2 月 1 日
  • 地点:京汉铁路沿线
  • 结果: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亦称“二七大罢工”。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沿线三万多工人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总同盟罢工。7日,吴佩孚派军队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镇压,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罢工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影响。

6. 中共三大

  • 时间:1923 年 6 月 12 日-20 日
  • 地点:广州
  • 结果:制定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1923 年 6 月 12 日至 20 日在广州举行。大会讨论并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以及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决议案,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打下政治基础

7. 国民革命

  • 时间:1924 年 1 月-1927 年 7 月
  • 地点:全国

国民革命,也被称为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 1924 年 1 月至 1927 年 7 月之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1924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1927 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清共”,国共合作破裂。

8. 黄埔军校建立

  • 时间:1924 年 6 月
  • 地点:广州黄埔区长洲岛
  • 结果: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 年 6 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黄埔军校培养出的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重要的干部准备,在中国近代军事史和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9. 中共四大

  • 时间:1925 年 1 月
  • 地点:上海
  • 结果: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1925 年 1 月 11 日至 22 日在上海举行。大会总结了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教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还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等一系列决议案。中共四大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10. 五卅运动

  • 时间:1925 年 5 月
  • 地点:上海
  • 结果: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群众性革命运动,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群众性革命运动,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1925 年 5 月 30 日,上海工人、学生举行集会和游行示威,抗议日本资本家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要求收回租界,惩办凶手。租界当局竟开枪屠杀群众,当场打死 13 人,伤者不计其数。这一事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反帝斗争高潮。

11. 省港大罢工

  • 时间:1925 年- 1926 年
  • 地点:广州、香港
  • 结果:省港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群众性革命运动,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省港大罢工是1925 年 6 月至 1926 年 10 月期间,为了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广州和香港爆发的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罢工斗争1925 年 6 月 19 日,香港的海员、电车工人、印刷工人首先罢工,接着其他行业的工人也纷纷响应,罢工人数达 25 万。工人声明拥护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对五卅惨案提出的 17 项条件,并提出自身的罢工要求。6 月 23 日,广州工人、农民、学生等 10 万余人举行反帝游行示威,当队伍经过沙基时,遭到英法军警的开枪射击,造成“沙基惨案”。这一事件进一步激起了广大人民的反帝怒火,香港罢工人数迅速增至 20 万,并有 10 多万工人返回广州。

省港大罢工在全国人民和国际无产阶级的支援下,坚持了 16 个月之久,这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工人运动史上也属罕见。罢工期间,成立了以苏兆征为委员长的省港罢工委员会,组织了 2000 多人的工人纠察队,严密封锁香港和沙面租界,使香港成为“死港”“臭港”。省港大罢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准备北伐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群众性革命运动,与五卅运动一起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12.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

  • 时间:1925 年 12 月
  • 地点:广州
  • 结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5 年 12 月,毛泽东在《革命》月刊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指出中国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可靠的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则具有两面性,是革命的同盟者。这篇文章初步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13. 中山舰事件

  • 时间:1926 年 3 月
  • 地点:广州
  • 结果:中山舰事件

也被称为“三二〇事件”。1926 年 3 月 20 日,蒋介石调动军队宣布戒严,断绝广州内外交通;逮捕李之龙,扣留中山舰及其他舰只;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收缴其卫队枪械;包围广州东山的苏联顾问所;驱逐了黄埔军校中及国民革命军中以周恩来为首的共产党员。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蓄意打击和排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事件,成为国共关系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

14. 北伐战争开始

  • 时间:1926 年 7 月
  • 地点:广州
  • 结果:北伐战争开始

1926 年 7 月 9 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至 11 月,基本消灭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势力。在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屡破强敌。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共产党领导的湘鄂赣等省工农运动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