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
百年党史
中共党史大事件5

中共党史大事件5

62. 抗美援朝

  • 时间:1950 年 10 月-1953 年 7 月
  • 地点:朝鲜

1950 年 6 月 25 日,朝鲜战争爆发。27 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对此,中共中央作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1950 年 7 月 10 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 年 7 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 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 月 25 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63.西藏和平解放

  • 时间:1951 年 5 月
  • 地点:西藏

1950 年 10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了藏军主力,解放昌都,打开了进军西藏的大门。1951 年 4 月,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全权首席代表的和平谈判代表团抵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指派的以李维汉为全权首席代表的代表团进行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于 5 月 23 日在北京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64. 万隆会议

  • 时间:1955 年 4 月
  • 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

1955 年 4 月 18 日—24 日,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这是亚非地区举行的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第一次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在大会发言,阐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政策,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各国普遍接受,为会议成功奠定了基础。亚非会议是亚非各国人民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65. 《论十大关系》

  • 时间:1956 年 4 月
  • 地点:北京

1956 年 4 月 25 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66. 三大改造

  • 时间:1953 年-1956 年 12 月

1952 年下半年至 1956 年,新中国仅仅用了 4 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向社会主义公有制。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67. 中共八大

  • 时间:1956 年 9 月
  • 地点: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宣告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和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定,并明确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

68. 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权利

  • 时间:1971 年 10 月
  • 地点:联合国

1971 年 10 月 25 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的票数,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驱逐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也宣告了超级大国敌视、孤立和封锁新中国政策的破产。

69. 中共十一大

  • 时间:1977 年 8 月
  • 地点:北京

通过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等议案。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重申在 20 世纪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任务。

7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时间:1978 年 5 月

1978 年 5 月 11 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这篇文章引发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从 6 月到 11 月,中央党政军各部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和大军区的主要负责同志都发表文章或讲话,一致认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一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

71. 十一届三中全会

  • 时间:1978 年 12 月
  • 地点:北京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冲破了党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坚决批判和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原则,从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会果断地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

72. 十一届六中全会

  • 时间:1981 年 6 月
  • 地点:北京
  • 结果: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全会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先在党内胜利完成。《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建国 32 年来的功过是非,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73. 中共十二大

  • 时间:1982 年 9 月
  • 地点:北京

邓小平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

74. 十二届三中全会

  • 时间:1987 年 10 月
  • 地点:北京

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体 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75. 中共十三大

  • 时间:1987 年 10 月
  • 地点:北京

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76. 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

  • 时间:1992 年 1 月
  • 地点: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应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 产力讲全。 2.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3.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 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 民的生活水平。 4.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 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 7.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要注意稳定协调地发 展,但发展才是硬道理。 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9.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 手都要硬。